详细信息 位置:首页 > 新闻资讯  
 

教育领域如何应用机器人?研制交互、教学、竞赛等教育机器人产品及编程系统

编辑:创创      来源:工信部      时间:2025/9/4
 

工信部等十七部门印发《“机器人+”应用行动实施方案》。到2025年,制造业机器人密度较2020年实现翻番,服务机器人、特种机器人行业应用深度和广度显著提升,机器人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能力明显增强。聚焦10大应用重点领域,突破100种以上机器人创新应用技术及解决方案,推广200个以上具有较高技术水平、创新应用模式和显著应用成效的机器人典型应用场景,打造一批“机器人+”应用标杆企业,建设一批应用体验中心和试验验证中心。推动各行业、各地方结合行业发展阶段和区域发展特色,开展“机器人+”应用创新实践。搭建国际国内交流平台,形成全面推进机器人应用的浓厚氛围。

近日,工业和信息化部、教育部、公安部等十七部门关于印发《“机器人+”应用行动实施方案》的通知,这是继2022年1月工信部等15部门发布《“十四五”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》后首个国家层面推动机器人应用的文件,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。

有从业者认为,《“机器人+”应用行动实施方案》的发布,有望加速应用场景的开拓,带动机器人产业链的繁荣。

《“机器人+”应用行动实施方案》中提到,深化重点领域“机器人+”应用,共聚焦10大应用领域。其中,经济发展领域有:制造业、农业、建筑、能源以及商贸物流;社会民生领域有:医疗健康、养老服务、教育、商业社区服务以及安全应急和极限环境应用。

在教育领域中,明确“研制交互、教学、竞赛等教育机器人产品及编程系统,分类建设机器人服务平台。加大机器人教育引导,完善各级院校机器人教学内容和实践环境,针对教学、实训、竞赛等场景开发更多功能和配套课程内容。强化机器人工程相关专业建设,提升实验机器人产品及平台水平,加强规范管理。推进5G、人工智能、智能语音、机器视觉、大数据、数字孪生等技术与机器人技术融合应用,积极培育机器人校园服务新模式和新形态,深化机器人在教学科研、技能培训、校园安全等场景应用。”

教育领域也是机器人产业的一个较大的应用场景。

最近,AI赋能机器人企业优必选提交港交所上市申请,从招股书可以看到,优必选营收主要来源于教育业务。2020年、2021年、2021年前三季及2022年前三季,优必选来自教育及物流行业的总收入分别占总收入的84.4%、79.8%、75.6%及77.3%。其中教育智能机器人产品及解决方案为营收大头,占比超过60%。

大疆在2013年就对教育机器人进行探索,2015年,公司携手共青团中央、全国学联、深圳市政府联合举办全球首个射击对抗类机器人比赛——“Robo Master 机甲大师赛”,参赛选手运用人工智能等前沿知识自主打造机器人进行对抗。迄今已有累计近400所高校队伍、逾2万名学生参赛。

相关从业者认为目前在教育领域应从三个方面着手发展:一个是在校园教育场景内推进以机器人为代表的“智能校园”、数字化校园的发展;第二是教育所需要的数字化系统及内容的全面自主自立,既包括了校园信息化等大系统,也包括了中小学编程学习软件等小软件,都在往自主可控的方向在走;第三是强调科技人才的培养,中小学中提倡编程和机器人教育,职业和高教领域大力发展与智能制造相关的专业,从小培养对人工智能世界的理解,从小挖掘潜力,从小培养机器人相关的热情与兴趣,这对未来成为机器人人才是很

针对未来,《“十四五”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》曾提到,面对新形势新要求,未来 5 年乃至更长一段时间,是我国机器人产业自立自强、换代跨越的战略机遇期。必须抢抓机遇,直面挑战,加快解决技术积累不足、产业基础薄弱、高端供给缺乏等问题,推动机器人产业迈向中高端。

《“机器人+”应用行动实施方案》中,提到增强“机器人+”应用基础支撑能力,也提到了教育场景。

增强“机器人+”应用基础支撑能力共有五个措施:

(一)构建机器人产用协同创新体系;

(二)建设“机器人+”应用体验和试验验证中心;

依托用户、机器人企业和系统集成企业,建设家用、商业、教育、医疗、养老等场景化应用体验中心,提升用户体验,扩大产品消费和推广。

依托用户、机器人企业和第三方公共服务机构,建设具备机器人应用技术标准试验验证、质量检测、创新孵化等能力的试验验证中心,加大应用数据积累,提升机器人产品的安全性、稳定性、可靠性、易用性等水平。

(三)加快机器人应用标准研制与推广;

(四)开展行业和区域“机器人+”应用创新实践;

(五)搭建“机器人+”应用供需对接平台。

《“机器人+”应用行动实施方案》中,提到强化“机器人+”应用组织保障,包括:强化组织领导、完善政策支持、深化宣传交流以及加强人才培养。

      加强人才培养培养引进机器人应用高端研发人才和标准化人才,加强人才国际交流,打造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。鼓励机器人企业、用户单位与普通高等院校、科研院所、职业院校等合作,共建人才实习实训基地,联合开展机器人应用人才培养,提供更多就业渠道。组织细分行业机器人应用技能竞赛,发现和培养更多机器人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。

 
 
机器人分类
AI助教机器人
学习陪伴机器人
党建机器人
室内安防巡检机器人
校园安防巡检机器人
 
最新资讯
 
 
 
 
 
北京具身智教科技有限公司
联系人:李总
联系电话:4006-935-088 / 4006-937-088
公司地址:北京市海淀区古莲路66号院7号楼3层

关注 公众号
 
 版权所有 @ 北京具身智教科技有限公司     鲁ICP备18039973号-5     地址: 北京市海淀区古莲路66号院7号楼3层